经学院申报、学校专家评审,js5金沙2004cm2021年获批3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其中3项被学校推荐为国家级项目,10项推荐为省级项目,19项获批校级项目。
序号 |
项目名称 |
指导教师 |
项目参与者 |
备注 |
1 |
铁粉/铁絮凝剂对污泥性能的影响及回收利用 |
张明爽 |
司宏宇,陈炜昊,张跃潇,王英凡,张震 |
国家级 |
2 |
改性小球藻粉对含磷废水去除效果的研究 |
徐小惠 |
李文越,王思旭,丘明鑫,董兆龙,曹馨元 |
国家级 |
3 |
多中心固体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生物质转化的研究 |
孙钟 |
魏子喻,朱海洋,姚磊,张勇 |
国家级 |
4 |
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在复合硼氢化物体系内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|
王添颢 |
崔博阳,王昕雨,马震,张爽,郑佳青 |
省级 |
5 |
基于Sb2O3纳米片/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为负极的新型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 |
周静 |
尚佳艺,张文肖,魏乐嵩,王梦垚,王云孜 |
省级 |
6 |
二维超薄纳米材料的限域合成及其在环境修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|
王维雪 |
郭肖华;王晨晓;李乾;温阔;张醴丹 |
省级 |
7 |
超级电容器用CuO/g-C3N4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调控 |
鲁敏 |
吴欣茹,陈宝平,杨腾钥,韩君毅,谢坤含 |
省级 |
8 |
Rh(III)催化二苯并吡喃酮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|
杨威 |
刚健,孟瑶,王德仲,魏昌昌 |
省级 |
9 |
基于阴极负载电絮凝-动态膜反应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|
张海丰 |
钱月,陈秀格,吕骋昊 |
省级 |
10 |
东北地区秸秆鸡粪原地越冬堆肥效能研究 |
王冰 |
赵思源,李俊明,王欣雨,程铭,韩天宇 |
省级 |
11 |
Na+、Mg2+和Fe3+对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|
张兰河 |
王达,梅继程,藏传辉,张铭芮,刘虹吉 |
省级 |
12 |
高铁酸钠强化混凝处理脱硫废水试验研究 |
张芮源 |
李莹,张庆伟,方舟,王家瑞,杨耀祺 |
省级 |
13 |
过渡金属活化亚硫酸盐体系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 |
贾艳萍 |
刘启帆,陈俊池,魏凯亮,王庆丰,何凡 |
省级 |
14 |
基于锑钠合金负极的金属钠电池研究 |
周静 |
王梦垚,王云孜,闫静怡,尚佳艺,张文肖 |
校级 |
15 |
聚苯胺修饰电极制备及电催化降解盐酸强力霉素废水的研究 |
张健 |
李可真,张美怡,唐庆琳,肖田恬,杨雪 |
校级 |
16 |
发电机内冷水微碱化技术研究 |
张芮源 |
邹高月,苑馨月,吕若丹,张钰,杜艳钦 |
校级 |
17 |
Pd/AG/ITO复合电极制备及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|
张健 |
江佳晨,张迪,李美然,张宇宁,王梓屹 |
校级 |
18 |
光热材料复合膜用于水体高效原位光热杀伤 |
姜婷婷 |
吴涛,刘英敏,王楚韩,隋喜韩,曾晓光 |
校级 |
19 |
各取所“须”——利用玉米须废物制备水热炭甲基蓝吸附剂 |
郭帅 |
刘英敏,吴运博,吴涛,李乾 |
校级 |
20 |
一种基于铜钴氧化物的葡萄糖传感器性能研究 |
王喆 |
刘雨晴,杨哲,隋钰龙,龚陈,谢坤含 |
校级 |
21 |
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多环芳香烃环境转换产物的预测 |
陈雪梅 |
李豪然,季铭宇 |
校级 |
22 |
苯一步合成苯胺 |
杨春华 |
万嘉东,智华哲,常卿,张龙,张妺 |
校级 |
23 |
超疏水复合膜制备及在膜污染中的抗污染研究 |
李正 |
谭宇博,李梓萌,邸敏,刘雨晴,孙茄铭 |
校级 |
24 |
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以及在重金属离子去除中应用及研究 |
孙钟 |
祖文轩,杨恒,王余杰,张岩,王枭,徐玲 |
校级 |
25 |
以PVC、PVDC塑料废料为碳源的氮硫掺杂多孔碳的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|
杨淼森 |
王思阳,杨哲,尹凤仪 |
校级 |
26 |
Li+印迹膜的制备及对Li+选择性吸附的研究 |
李正 |
温悦,王艺娜,曲凡平,胡浩,吴宗烨 |
校级 |
27 |
基于碳纤维电极构建膜电容去离子装置及其除盐性能研究 |
刘美君 |
黄双,李昕玥,孙心悦,吴狄,田紫竹 |
校级 |
28 |
稀土掺杂介孔氮化碳的制备及降解水中抗生素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|
王冰 |
朱晓鹏,陈应东,郑好,张烁,尚修鑫 |
校级 |
29 |
基于碳纳米管材料的空气电池阴极膜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|
王嵬 |
林嘉会,王童童,王佳丽,常皓然,刘世奇 |
校级 |
30 |
基于锌锡金属氧化物微纳材料的VOC气体检测技术研究 |
孙墨杰 |
苏朋,张舒然,王梦瑶,宋昊宇 |
校级 |
31 |
柔性导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
吕楠 |
陈思,龚陈,曹金刚,刘馨遥,宋翔宇 |
校级 |
32 |
高温烟气(CO/CO2/H2O/O2/SO2)对NO-焦炭反应影响机理的理论研究 |
陈雪梅 |
冯希来,王皓童,王梦然,蔡雨桐 |
校级 |